![]() 龙舟山立交航拍图。李万兵 摄 ![]() 张茂鹏。肖开刚 陈敏锐 摄 2013年6月,江门大道在龙舟山立交举行建设动员会,正式拉开了建设的序幕。2016年12月,江门大道又在龙舟山立交举行江门大道中五洞立交至东甲立交主道通车仪式,庆祝江门大道建设取得重大胜利。 这些关键时刻都放在了龙舟山立交,并非无心之选。由中国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龙舟山立交,是江门大道的控制性工程之一,而且自其项目部进场以来,就一直发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积极推广“四新”技术,扎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使得项目建设不仅诞生了“中铁第一柱”,而且做到了安全“零”事故,顺利将龙舟山立交建成了江门第一环形立交和“最美”的立交桥。 质量 墩柱被誉为“中铁第一柱” 龙舟山立交的施工,一直是江门大道全线文明、标准化施工的典范。该项目部积极采用“四新”技术,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鲁班奖的标准进行管理,全力将龙舟山立交建成江门市环形立交第一桥。 “我们用钢筋笼数控滚焊机加工的钢筋笼,在尺寸、间距等方面控制得更加到位,骨架更加牢固,同时工效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龙舟山立交项目部总工张文彬介绍说,在立交桥施工中,他们广泛采用了一些新设备、新工艺,比如全面推广清水混凝土工艺、桥梁墩柱滴灌养生法、钢筋笼滚焊机加工技术、预制梁预应力数控张拉和智能压浆技术等等。 其中,推广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使工程实体内实外美,还让龙舟山立交项目部获得一个大嘉奖——2014年5月21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孟波在江门大道龙舟山立交现场调研时,曾对龙舟山立交的墩柱外观质量给于了高度评价——将其誉为“中铁第一柱”。 在施工过程中,该项目部还积极发挥自身桥梁专业的特长,大胆向业主和设计单位提出优化施工方案,让立交桥的施工更加合理。“由于征地的不连续性,而环形立交桥对每一联的施工顺序有着严格的要求,某一关键梁段不能施工,与之相关联的匝道均无法施工。如果当时没有及时优化方案,可能主体工程至少推后3个月,环岛及匝道的通车目标就很难实现了。”张文彬说,根据他们多年的桥梁施工经验,经与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沟通后,他们将一部分地质较差又趋于直线段的现浇梁调整为预制梁,并将一部分每联需要三四次分段施工的现浇梁改为整联施工,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和节约了施工时间。 安全 不惜代价做好临边防护 龙舟山立交施工中高空作业多,而且三跨华盛路,三跨桐井河,一跨江沙路,施工风险比较高。 “我们的临边防护是做得最好的,其他标段都来我们这里学习。”龙舟山立交项目部党总支书记王伟自豪地说。 那龙舟山立交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笔者了解到,为了做好临边防护,确保施工安全,该项目部可谓不惜代价。针对普通的安全绿网容易腐烂等问题,龙舟山立交项目部加大投入,采购了虽然贵了不少但质量更好的塑胶安全绿网,而临边栏杆原先用的钢筋,因为长短粗细不一,往往不够整齐。为此项目部专门购买了新钢管,并刷上油漆,使得龙舟山立交的临边防护,不仅质量好,而且整齐美观。 其实不仅是看得见的临边,在看不见的桥梁施工底部,龙舟山立交项目也是铺满铁丝网,防止高空坠物。 此外,笔者了解到,龙舟山立交项目部还全面推行班组长安全质量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书等一系列措施,将班组长纳入项目部日常管理,增强其责任心。同时,龙舟山立交项目部还定期、不定期进行日常巡查、节假日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和由项目经理带队的安全质量检查等,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定措施、定计划、定人员、定经费、定整改日期,确保一些隐患得到有效整改。 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安全措施和严格执行,才使得龙舟山立交项目部从2013年进场以来,保持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记录。 责任 以项目为家 全身心投入 “五加二、白加黑,抢晴天、战雨天,为了早日建成龙舟山立交,我们项目部每个人都是以项目为家,全身心投入了项目建设当中。” 因为被征拆卡住,一两百名施工人员没事干,曾让王伟等龙舟山立交项目部领导班子每个晚上都睡不好,而在征拆完成后,项目施工进入全面开花时,一下子涌过来的任务又让项目部每个人都有脱了一层皮的感觉,然而项目部没有人有怨言,有的只是看到龙舟山立交终于通车后的美好回味。 “在关键时刻,我们的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就是排头兵。”王伟说,他们项目部不仅像个家,而且像所学校,年轻人在这里不断学习成长;像支军队,关键时刻能冲上去,比如发现桥面被弄脏了,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都会主动前去清扫。“桥面上的温度四五十度,如果鞋底不够厚,都不敢站在上面,清扫桥面时,总是还没开始干活,就已经汗流浃背。” 2015年10月初,龙舟山立交项目部连续几天几夜抗击“彩虹”台风及台风过后出现的强降雨,确保了立交桥施工安全,保障了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面对当年10月中旬出现的广茂铁路肇庆西江大桥被撞的险情,龙舟山项目部也毫不迟疑,本着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公司号召,挑选几十名精兵强将,驰援肇庆,又连续奋战40个小时,终于顺利抢通了这座公铁两用的大桥。 笔者了解到,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背井离乡来到江门来做工程,而且年轻人多,龙舟山立交项目部也非常注重人文关怀,从工会的角度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并一如既往地帮助困难员工,让大家安心在江门工作,以便圆满完成江门人民交给他们的任务。 江门大道龙舟山立交项目部经理张茂鹏: 工程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2013年6月29日,作为江门大道先行工程的龙舟山立交举行了开工仪式,2016年12月28日,龙舟山立交又作为试通车仪式的现场再一次见证了江门大道建设中历史性的一刻。作为龙舟山立交承建方的一员,看到江门大道画了一个完整的‘圆’,心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龙舟山立交承建方,中国中铁江门大道主道第6标段项目部经理张茂鹏说。 三十多岁,略微黝黑的皮肤,脸上时常带着自信而爽朗的笑声,初见张茂鹏,笔者便感到一份亲切。自2006年毕业之后,张茂鹏就开始从事交通工程的建设工作。“在江门大道的三年多历练,让我对工程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个工程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做工程的要不留遗憾、不做罪人,这就需要我们有责任心,更需要有奉献精神。”张茂鹏说。 三年半造就一个完整的“圆” 龙舟山立交是江门大道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滨江新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全长1.94公里,主要包括互通立交一处、桥头路基段及江沙路改造段。互通立交包括主跨线桥1座(分左右两幅),9条匝道,为三层环岛形式;主跨线桥处于立交顶层,环岛匝道处于中间层,既有的华盛路为底层,主线桥及华盛路各分设4个匝道与环岛相连。这便是张茂鹏所在项目部负责建设的主要内容。 作为江门大道中的先行工程,龙舟山立交工程于2013年7月5日率先启动建设。 据张茂鹏介绍,该桥为三层式立交,主线上跨,中层为环岛,下层为既有华盛路,设计新颖,绿色环保,节约用地。该桥三次跨越桐井河,三次跨越华盛路,一次跨越江沙路,防洪防汛要求高,交通疏导及安全防护量大。环岛匝道最小半径为85米,预应力采用化曲为直,分段张拉,梁段考虑张拉空间,严格控制施工的先后顺序。现浇支架大多处在软基层或河道中,地基处理要求高、施工投入大、安全风险高。 “我之前头发还没这么少。”张茂鹏缕了缕自己的头发,笑道:“这3年多时间,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丝毫不敢松懈。就像培养一个孩子,孩子成年前,巴不得每时每刻照看着。从什么都没有,到看到龙舟山立交矗立在眼前,我才慢慢松了一口气,觉得十分幸运和自豪。” 时刻待命展现“铁军”风范 “做工程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压力,安全、质量和进度。施工现场是时刻处于变化以及运动状态的,一些小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会发生,如果不解决,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张茂鹏说:“同样的,质量是百年大计。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了问题,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心里也会一直有愧疚感。施工进度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施工组织要到位。” 2015年,受台风“彩虹”影响,江门出现强降雨过程,给多地带来了内涝。龙舟山立交整个施工场地都位于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内。石头村地处半山腰,雨水容易汇集到局部低洼平房,形成内涝区。整个龙舟山立交三跨桐井河(环岛两跨,主线一跨),而桐井河作为防洪重点,在本次强降雨过程中是一个很大的危险源。 为防止强降雨过程中灾情进一步扩大,第6标段项目部在大雨来临前便提前做好了准备,安排了值班表并进行24小时值班,同时各施工人员、抢险设备、抢险机械等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 “做工程就要方方面面都做好。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张茂鹏说。 目前,中铁江门大道各大项目部实行的还是半军事化的管理,“铁军”精神一直通过“传帮带”传递了下来。“部队风格”使得中铁的员工每次一听到指令便第一时间到位。 作为项目经理,张茂鹏也不断以身作则,自从从事交通工程建设工作以来,张茂鹏的手机24小时处于待机状态。“特别怕夜里来电话,夜里都是急事,即使是两三点,我们也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张茂鹏说。 注重团队的打造和培养 “项目部不仅仅是一个团队,更是一个家庭。这三年半时间来,项目部的兄弟姐妹们朝夕相处,比家人还亲密。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特别是很多刚毕业的小年轻,离开家人,我们作为老同志,不仅要在工作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生活上爱护他们。”张茂鹏说。 由于平时都没有假期,为了让项目部的成员们多一些交流,在紧张的建设之余有一些放松的机会,项目部时常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对于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成员,项目部也会给予一些支持。同时,项目部不断通过“传帮带”培养新一代“铁军”,致力打造一个负责、高质量、高标准的团队。 当问及家人的时候,张茂鹏沉思了:“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而我们却常年在外。我对家人有深深的愧疚感。”张茂鹏是山东人,而她妻子是江西人,2011年成家之后,每年虽然只有不到10天的假期,张茂鹏和爱人都会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两地辗转,陪陪双方的长辈。“2015年的春节,由于要尽快组织恢复生产,正月初三我就匆匆忙忙赶回来了,也多亏了家人的支持与理解,让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中。等江门大道的辅道建设也完成之后,我也计划先要一个孩子,迈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了。”张茂鹏笑着说。 (文/肖开刚 陈敏锐)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13:10 , Processed in 0.0712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