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第三届中国(中山)新中式红木家具展暨优选红木家具采购节在红博城举行。记者 黎旭升 摄 昨日上午,以“国潮中式 优选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中山)新中式红木家具展暨优选中式红木家具采购节在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拉开帷幕。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红木行业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家具产业如何突围?开幕式上,行业代表和专家纷纷支招。大家认为,新中式家具应成行业提质增效的主力军,通过材质、设计、工艺、定制等方面的创新,引领新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新国货”崛起 80后、90后成消费主力 近几年,市场需求悄然发生变化,“新国货”崛起,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新中式红木家具逐渐成为中国家具设计的一大趋势,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林伟华在会上表示,市场变化的背后,是用户群体的变化,一项调查显示,80后、90后年轻群体成为家居行业新消费主力,20-40岁群体占家居需求人群的数量达到了54%。其次,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对家居产品的认知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线上渠道发现及研究家居产品占比达到了60%。正因为此,如何适应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将是生产厂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玖月家具副总经理公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75后开始的年轻消费群体,对中式文化接受度高,具有一定的消费实力。玖月家具专门请深圳的专业设计公司设计了一系列产品,从产品、空间装饰、颜色搭配等方面营造“新中式空间”,引导一种生活方式。“新中式变化的是款式、舒适度、时尚元素的应用,不变的是品质、工艺和中式文化符号,这是新中式家具区别于其他硬木家具不同的地方。” ●全产业链创新 推动新中式引领行业潮流 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表示,新中式是推动红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是家具行业发展的新风向,企业应该在原创设计、经营理念、市场营销等方面积极探索,争当新中式家具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设计者、研究者、生产者、消费者。王克认为,家具企业要坚持以设计为龙头,以“优质优价”为突破口,倡导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时尚设计和消费,把新中式家具推向行业“提质增效”的主力军。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曹新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文化要在发展和创新中传承,新中式家具意味着改变以往的“唯材质论”,实现传统家具的回归。推动新中式家具的创新,意味着从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设计、营销等全产业链条的高度分工和优化。比如选材上探索就地取材,对深色硬木进行功能性改良,使其新中式家具的材料;加工制造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设计方面,实现人体工程学、传统文化、时尚元素的有机统一,提高家具的舒适性、现代感。曹新民表示,目前本地专业设计师资源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希望行业能推动“共享设计”,目前已在做前期的尝试,通过三维动态扫描,把中式家具的传统文化元素存储进行业大数据,未来将实现企业和设计师共享。随着我市推动建立全生命周期企业公共技术平台体系,我市的红木家具企业也可以借助工业互联网、行业云平台,实现在新中式方面新的发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1 09:41 , Processed in 0.0872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