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入夜,小榄镇凤山公园里,露天电影《湄公河行动》的放映场上人头攒动。隔壁新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市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办公楼上,依旧灯火通明。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20时许,3楼的会议室里,8名来自小榄镇的年轻人围坐着,每人手持一张乐谱,唱起《龙的传人》《橄榄树》。没有配乐,没有伴奏,新颖的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演绎方式,诠释出不一样的经典老歌。 “红心人声乐团”是小榄镇新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项目,在小榄镇已小有名气。今年8月初,乐团的首场音乐会将在小榄镇金融中心举行。 “我们希望用独特的方式,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乐团成员何炯新说,乐团创作的原创歌曲《中国梦》,将在演唱会上亮相。 追梦青年为音乐组团 “红心人声乐团”的8名成员中,年纪最大34岁,最小27岁。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本地青年,有人负责演唱,有人负责人声配乐,有人负责服装道具,各有分工,缺一不可。 “我们都是喜欢音乐的人,也是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乐团成员、新市社区工作人员何炯新说。 2011年,在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毕业后,何炯新回到家乡,在新市社区工作。他说,在大学期间,音乐几乎就是自己的全部,毕业后,尽管工作和生活成为重心,但他对于音乐的追求并没有停止。每年,何炯新都会参加歌唱比赛,没间断过。 曾泳是人声乐团的“元老”,也是星海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她在小榄一家培训机构做声乐老师。2017年,接触到阿卡贝拉之后,她尝试为学生们编排节目参加比赛。此后,她对阿卡贝拉这种音乐形式的兴趣愈发浓厚。 经常跑中山、香港两地忙生意的肖泽强,是负责乐队配乐的专业beatbox(节奏口技)人才。21岁的他,钻研beatbox大约七年。他说,刚接触beatbox,身边的人都不认可,凭着一份坚持,他去年在华南地区比赛上获得双人组季军。 一次在小榄镇的音乐比赛上,何炯新聊起阿卡贝拉音乐形式,获得身边伙伴认同。去年7月,追梦青年们走到了一起。 贴近“草根”的创作 “传统的歌唱表演,方式很单一。我们希望能用新形式表达。”何炯新说,时代在进步,表演形式也越来越多,一个“唱吧”APP,就能做出自己风格的个性化的音乐。尤其是年轻人,不拘泥于形式,喜欢更加新颖的东西。所以,乐团尝试阿卡贝拉这种新形式,创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草根”的作品。 “挑战也很大。比如,在橄榄树里,我不仅模仿乐器,还要模范鸟儿飞翔的声音。”肖泽强说着,嘴巴接连发出小鼓和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 何炯新说,在“红心人声乐团”中,只有肖泽强主要负责乐器,其余的成员,大部分要分好声部演唱,或者用不同的唱法去表达。大家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在一起,同时又能听得出每个人的音色,这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在2019年“榄菊之夜”小榄镇慈善新年音乐会上,乐团首次上台公开表演,《情非得已》和《夜空中最亮的星》两首歌过后,台下掌声雷动。乐团拍摄本土文明实践快闪《红心颂祖国》在小榄发布后,也被广泛转发。何炯新说,观众的回应,对他来说是一种鼓励。 用演唱会传播正能量 在新市社区,“红心人声乐团”的舞台越来越大。今年8月初,“红心人声乐团”的首次音乐会“WE LOVE小榄” 将在小榄镇金融中心举行。 新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常务主任麦智敏说,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指导下,“红心人声乐团”项目如今成为社区文明实践工作的重点特色项目。社区与乐团共同策划项目,通过开展公益培训课程、拍摄快闪、举办演唱会等方式,传播正能量。社区推出了六大特色活动,希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获悉,新市社区开展“红心人声乐团”项目等别具特色的活动,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深入民心,受到了本土居民的广泛好评。 7月16日,21时过后,8名乐团成员仍在新市社区文明实践所排练,桌上放着厚厚一叠乐谱。长长的歌单上,除了十余首经典老歌,还包括乐团的原创歌曲《中国梦》。为了做好准备,他们每周排练3次。 “这是乐队的第一次演唱会,有期待,也有压力,排练还要抓紧。”曾泳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2 13:10 , Processed in 0.0790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