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总裁李维: 不断超越自己 把目标放在更远的远方 睿智、风趣,思维敏捷、头脑清醒,对时势政策了然于心,对企业发展趋势理解深刻,这是李维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家已有多年历史企业的老总,李维却时常思考企业生命周期及风控等问题。 对于多年来创业拼博历程,李维总结说“不能因为有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要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懊恼不已。要超越自己,就必须把目标放在更远的远方。” ●制订行业标准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 2000年,李维大学毕业后来到公司,当时建筑行业严重的三角债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很多企业原本好好的,就是因为三角债造成现金流断裂,再也无法经营下去。” 李维调侃说,那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追债,如果不是在追债,就是在追债的路上。 近年来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让深受三角债危害的企业重获新机,那段难忘的经历却让李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参与到更大范围的竞争中去?“只有参与行业标准制订,走差异化的道路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有一席之地。” 30年前,管桩技术从日本引进,当时建设部开始制订行业标准,三和管桩也参与其中。这些年来,三和管桩一直致力参与推动行业标准的制订,并通过引进国内的专家技术人才及和高校进行产研学合作等措施,让产品技术一直在行业领先,并通过国家专利申请。 管桩产品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及其他类水泥制品具有高强度、高承载力、高抗弯性能、高耐腐蚀性等性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 “特别是港珠澳大桥这种建筑寿命在120年以上大型国家基建项目,对我们管桩的防腐蚀性、耐久性的要求更高。”李维说,港珠澳大桥基础的管桩使用绝大部分是使用三和品牌,事实证明,他们产品性能达到工程的要求。工程结束后,他们也受到了建设指挥部的高度认可。 参与港珠澳大桥、湛江宝钢等大型国家基建项目让三和管桩名声鹊起,高性能的管桩产品也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拥抱大湾区布局一带一路 李维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周期性,行业也不例外。在行业发展陷入低潮时,就要调整经营策略,苦练内功,谨慎行事,控制风险,才能渡过难熬的日子,重新出发走向辉煌。 受金融海啸影响的那几年,是企业最为难熬的几年,当时行业已持续低迷,如果没有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坚定的信念,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倒下。 就这样,凭着对时势政策的理解,及时洞察企业发展的趋势,加上创新意识和战略眼光,李维带领企业屡创佳绩。目前三和是我国管桩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民营建材企业100强,属下有众多的子公司及若干间生产基地,遍布在全国十几个省份,年销售额近70亿元。 在采访最后,李维说,随着国家大型基建项目的不断增多及企业的优质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目前及未来几年是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机,公司也将审时度势进行新的战略调整布局。 他表示,近期公司将扎根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大湾区各生态圈及中心城市都将有新的机遇。同时在长三角经济圈、雄安新区等新经济引擎区域进行布局,谋求新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我们将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在周边的国家择时进行投资。”李维说,在适当的时候,公司将在海外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参与国际化竞争,让三和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广东振业优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程华镇: 低调与专注 成就细分领域龙头 作为中山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程华镇放弃进入政府机关当公务员的仕途机会,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及“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的专注,在布满荆棘的创业路上闯出了新天地。他觉得作为青年一代,除了“独善其身”之外,更应“兼济天下”,要有家国情怀,永远跟党走,造福社会。 ●立志做大事 进军“智慧交通”让城市更美好 2004年,还是一个大学四年级学生时,程华镇便创办了中山市振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振业优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主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2016年,公司股改更名为“广东振业优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说起创业的初心,程华镇说,他是中山大学毕业的,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诸君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做大官”,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就想利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干一番事业。 心存做大事,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程华镇在一个上厕所都需要排几次队的办公室里开始了他的大学生创业梦。创业最初的几年,程华镇熬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当时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资金、技术、人才、销售、营商环境等都是困难。” 所幸的是程华镇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经营逐渐走上正轨并驶进快车道。2015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6年挂牌新三板,作为唯一的企业参与制定的公安行业标准GA/T 527.3-2018与GA/T 527.4-2018于2018年正式发布。 2010年,凭借着前瞻性的眼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程华镇带领公司进入“智慧交通”领域开展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城市交通治堵服务,为各地市交警提供“城市交通大脑级”的交通拥堵治理服务。目前公司成为新三板第一家专业从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企业。 “所有的苦累只能自己扛,一路走来实在是太艰苦了。”回首15年来的创业历程,程华镇感慨地说,他内心有一种天生不服输的韧劲,越是困难,就越是要战胜困难,这些年就是凭借着这股韧劲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目前已有16个省、60多个地市采购了振业优控的技术服务,累计优化了7400多个路口、改善了数亿人的出行环境,程华镇利用专业技术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理想目标已基本实现。 ●专注做擅长的事 执着造就品质 “在智能交通这个行业里,我们只干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交通信号优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同时,在这个领域里不断地创新,将一件很小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企业经营理念的体现。” 为了让“创新驱动、科技领航”的发展之道走得更加顺畅,程华镇与中山大学等数十所省内外与智能交通相关的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或共建研发基地,开展技术研究及智能交通人才培养合作。并在“无人驾驶”与“车路协同”领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研发成果。 “5G时代的到来,‘无人驾驶’等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仍然只专注最擅长的点,围绕着‘路口’开展研发开始布局。” 在发展事业的同时,身体力行地做慈善公益永远是程华镇不变的初衷,这是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除了为中山市的慈善万人行活动累计捐款达数十万元;每年出资十万元在高校成立了“振业优控奖学金”和“振业优控交通创新基金”,资助优秀的贫困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8:47 , Processed in 0.0877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