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有一辆车,分别装有圆柱、方形以及软包三种电池时,将他们充满电,圆柱和方形电池能续航300公里,软包动力电池则能达到400公里或更多。”近日,中山慧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能科技)项目部长张磊向记者展望软包动力锂电池的应用前景。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模切叠片一体机”,是软包动力锂电池核心生产设备,该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掌握锂电池叠片前沿技术 近日在我市举办的“2019年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中山赛区)暨第四届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晋级复赛”中,慧能科技的“模切叠片一体机”引起了评委关注。 动力电池按照封装种类可归为三类:圆柱形、方形以及软包。圆柱及方形电池为最早开发的相对成熟的电池,能量密度比软包电池低。 张磊介绍,模切叠片一体机应用于软包动力锂电池电芯中段生产设备,其包含了模切单元、叠片单元以及物流单元。模切与叠片工艺相整合,搭载自主开发专用物流传送机构,实现软包电芯极片切叠一体化,解决行业内生产过程中极片易损坏、多张极片黏连等行业痛点,并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慧能科技于2016年落户我市,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智慧工厂事业部子公司,其研发团队在三年间注重装备的更新迭代,希望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张磊介绍,生产电池有搅拌原料及涂层、裁切、封口等前中后阶段。在裁切阶段,该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叠片机,每1.2秒可叠一片,未来有望达到0.8秒,高于市面上现有叠片机每1.5秒叠一片的速度。 据预测,到2022年,软包动力锂电池产能预计124GWh,年均复合增速约35%,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有望达到40%。这一发展趋势为“模切叠片一体机”提供了广阔市场。 ■在中山尝到创业“甜头”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于2014年,拥有规模逾千人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慧能科技总经理、项目团队负责人刘一磊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深耕锂电新能源行业多年,主导和参与了多项锂电池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 据介绍,我国部分电池生产设备进口自韩国,其中大多数组装有一条生产线生产一种电池,当客户的生产需求发生变化,需更换或购入对应所需电池的生产设备。慧能科技在设备生产期间,可以提前分析客户未来1-2年对不同款电池的潜在需求,并投入生产设备,当客户的生产需求发生变化,在机台上可改造设备,不需要大投入资金。 据张磊透露,现已有工业企业有意购入慧能科技的电池生产设备,更换原进口设备,目前设备正在试用中。 “企业成立了3年,在设备方面是一边做一边更新。科研团队里不少是硕士和博士,比例占60%以上,这里算是人才高地。”刘一磊介绍。 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锂电池智能装备、非标智能装备、智慧工厂。其中,锂电池智能装备方面,立足锂电池生产领域,为电池生产厂家量身定做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其专利申请量达到了5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为21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8.8%。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6:34 , Processed in 0.0939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