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板芙镇深湾村的黄阿姨有个习惯,每天晚上下班后,总喜欢骑着车沿深湾排洪渠回家。“以前排洪渠里的水有时是黑色,有时是红色的。”黄阿姨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河水逐渐变得清澈,沿河骑行回家变得格外惬意。这条河涌水质的变化,有赖于我市开展的“散乱污”整治工作。2018年下半年,我市出台“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公布全市整治清单。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散乱污”整治已完成76.18%。 整治“散乱污” 从源头控污 板芙镇的深湾排洪渠,全长3.05公里,两岸有不少民居。在这条排洪渠边开了20年士多店的黄阿姨,见证了它从清澈到黑臭、再到清澈的全过程。“这条河一般水都不多,但是前些年流出来的水都是彩色的。”黄阿姨介绍说,一开始全家都租住在士多店背后的屋子里,后来河水开始散发臭味,一家人开始计划搬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黄阿姨发现门前的河水逐渐变得清澈了,也不再散发出臭味。河水变清澈的同时,水中出现了一群群小鱼。河水水质的改善,和板芙镇开展的“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有关。市生态环境局板芙分局执法人员刘泽奇介绍,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后,该镇梳理出49家需要整治的“散乱污”企业、场所,针对这些企业、场所不同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清理整顿计划。深湾排洪渠上游,曾经有许多非法养殖场。针对这类养殖场,该镇制定了工作方案,按清拆面积给予养殖户人工补贴,鼓励自拆。据统计,该镇共清拆猪棚34731.32平方米,生猪存栏累计减少7623头。 位于板芙南路19号的独栋厂房,一年前,这栋楼里是一家鞋材厂。临街一侧是鞋材厂办公室,生产车间隐藏在大楼后。去年7月,当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厂正在生产,冷压机、热压机、裁床、丝印线正在运行,且均未建设需配套的环保设施。最终,这家工厂被处罚款41万元。刘泽奇介绍,经过一年多的整治,目前板芙镇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得到了控制。目前,该镇“散乱污”整治已全部完成。 今年9月完成全部整治工作 一直以来,“散乱污”场所存在量大、面广的问题,使得在排查和整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难点。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针对“散乱污”工业企业特点,我市于2018年11月出台整治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各镇区全面排查摸清全市“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底数,按照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升级改造的方式实施分类整治。2018年重点整治城市交界区域、工业集聚区、村级工业园“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2019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我市已排查发现“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共计2756个,已完成综合整治2117个,完成比例约76.81%。其中,关停取缔企业1027家,整合搬迁企业122家,升级改造企业968家。板芙镇、阜沙镇、民众镇以及神湾镇完成率为100%。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视窗
( 粤ICP备12053823号-1 )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01:41 , Processed in 0.0855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